基金调研丨长信基金调研富信科技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6月30日,长信基金对上市公司富信科技进行了调研。
从市场表现来看,富信科技近一周股价下跌5.38%,近一个月上涨42.31%。
(资料图片)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长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9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234.98亿元,管理基金数125个,旗下基金经理共27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长信30天滚动持有短债债券A(013236),近一年收益录得3.65%。
长信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简称 | 基金代码 | 基金类型 | 基金经理 | 规模(亿元) | 年涨跌幅(%) |
---|---|---|---|---|---|
长信利息收益货币A | 519999 | 货币型 | 钱进、陆莹 | 520.93 | 1.72 |
长信30天滚动持有短债债券C | 013237 | 债券型 | 杜国昊、邹依恩 | 201.51 | 3.45 |
长信长金通货币B | 005135 | 货币型 | 杜国昊、陆莹 | 74.40 | 2.09 |
长信稳势纯债债券 | 003869 | 债券型 | 杜国昊、邹依恩 | 46.34 | 3.19 |
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 | 519995 | 混合型 | 高远 | 44.74 | -10.96 |
长信30天滚动持有短债债券A | 013236 | 债券型 | 杜国昊、邹依恩 | 22.90 | 3.65 |
长信稳益纯债债券 | 003349 | 债券型 | 张文琍 | 20.05 | 2.93 |
长信稳健纯债债券A | 002996 | 债券型 | 冯彬 | 15.17 | 3.09 |
长信金利趋势混合C | 015039 | 混合型 | 高远 | 14.88 | -11.5 |
长信稳航30天持有中短债债券C | 016813 | 债券型 | 杜国昊、邹依恩 | 14.27 | -- |
(数据来源:同花顺(300033)iFinD)
附调研内容:
问:请问公司从消费电子领域进入通信领域的契机是什么?
答:公司从成立以来深耕半导体热电技术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近几年来公司留意到通信领域市场的需求以及对能效水平、制冷深度要求更高的消费电子领域技术升级需求。公司从基础的材料工艺入手,成功研发了碲化铋材料热挤压制备工艺,同时掌握了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区熔、热压、热挤压三种热电材料制备工艺,并结合热电材料切割技术(划片)、微型器件组装技术,满足了通信领域对热电器件技术水平的苛刻要求。
问:请问公司整机产品创新情况如何?
答:公司所处的半导体热电领域下游应用空间广阔,公司也一直探索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今年4月公司在广交会上推出了智能穿戴空调产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市场反应良好。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智能穿戴、宠物消费等领域的进程,致力成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热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产品提供商。
问:请问公司目前高端热电器件的产能是多少,扩产难度大吗?
答:目前公司具备200万片Micro TEC的产能,具备扩产增量的能力。
问:请问公司用于数据中心400、800g的产品进展如何?
答:公司应用于400G、800G高速光模块的Micro TEC产品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收入。
问:请问用于消费电子和用于通信领域的TEC产品有何差异?
答:(1)尺寸微型。与常规用于消费领域的器件相比,用于通讯领域的器件是微型的。热电器件的微型化程度越高,其组装难度和加工难度越大,进行产业化生产需要足够的高端自动化设备、精密加工设备和熟练技术工人。
(2)可靠性。用于通讯领域的器件需要达到光电子器件通用可靠性保证要求(GR-468-CORE)和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标准(MIL-STD-883)两项国际先进测试标准的要求。
(3)热电性能。在相同输入功率下,用于通讯领域的器件的制冷深度和制冷量远大于用于消费领域的器件,热电性能更优良。
问:Sleepme启动ABCs程序对公司有何影响?
答:公司对Sleepme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821.86万元,坏账准备为239.24万元。若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前未收到Sleepme关于ABCs程序进展的进一步反馈,基于财务谨慎性原则,公司将在2023年半年报对预计赔付后的最大应收账款余额(约3,100.00万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可能导致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下滑。详情可参考公司于2023年6月14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的相关公告。
问:请问公司在光通信市场的竞争情况如何?
答:通信领域对半导体热电器件及热电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非常苛刻,目前该应用领域的市场主要被Ferrotec、KELK Ltd.、Phononic等外资企业或其在国内设立的子公司占据。这些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在相关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近年来,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积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并依靠自身完善的质量体系和丰富的制造经验,率先在光通信等应用领域实现批量化供货,从而带动和加速了热电器件在通信等领域国产替代的步伐。
问:请问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由于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搭载的车型还将继续以高端车型为主。普通的激光雷达算法要求不高,可以靠自然散热降温。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车辆搭载的激光雷达算法要求普遍更高,就有可能需要使用TEC进行主动散热。
目前,公司“车载激光雷达应用TEC产品研发”的在研项目处于方案验证阶段,公司拟开发满足车载激光雷达苛刻使用条件要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热电器件并实现批量化生产,并已启动IATF16949体系认证工作。
问:公司新产品智能穿戴空调的销售情况如何?
答:公司的智能穿戴空调可以解决高温、固定场所户外工作者的降温需求,下游适用场景较多。公司会选取部分行业进行推广,通过市场反馈的问题进行产品升级和定制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感;